|
党建引领汇聚力量,教研赋能促进提升。2025年10月22日下午,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三党支部成功举办了“深挖专业育人元素,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”的特色主题党日活动。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,实现了党建活动与教研活动的无缝融合,积极探索“党建+教研”的创新模式,革新活动载体,持续深化“绿化育人”党建品牌的内涵与影响力。 (一)活动主题 深挖专业育人元素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(二)参与人员 学院副院长蔡喆、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第三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 (三)活动纪实 (通讯员 蔡喆)活动伊始,全体党员齐声奏唱国歌,庄严地拉开了主题党日的序幕。在副院长蔡喆的领誓下,全体党员面向党旗,高举右拳,重温入党誓词。此次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孙安琪主持。
孙安琪以《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》为题,讲授专题党课。她表示,该回信深刻强调了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导地位,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围绕总书记提出的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”这一核心要求,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,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,构建更加完善的“大思政”育人体系,以扎实的教育教学成果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。
教学督导程玉洁领学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》。她着重阐释了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,引导教师党员精准把握政策内涵。她表态,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,深入挖掘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,以此有效提升课程的广度、深度与温度。 活动进入“述学述做”环节,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案例视频。视频中鲜活的教学实例,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,为教师党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。
支部党员童晓青、徐彩丽、刘娜进行了交流分享,分别围绕“化学学科中思政教育的融合”“《药物分析》课程教学中育人元素的内涵与挖掘路径”以及“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”三个主题展开。她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,深入探讨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、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,并剖析了协同育人的具体实践路径,为专业发展与课程思政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。 学院副院长蔡喆总结发言表示,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,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,是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。她提出两点具体要求: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政治引领作用;二是要充分激发党员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。她号召全体教师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与教研活动的融合为契机,为培养药物研发、生产、管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。
(四)活动成效 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将主题党日与教研工作相结合,通过理论学习、案例分享及交流研讨,使党员教师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和实施路径,有效提升了其挖掘育人元素、设计融合方案的专业能力。此次活动为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、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,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向赋能,切实将活动成效转化为推动基层人才培养的强大动能。 (五)支部介绍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第三党支部现有8名正式党员,主要由化学基础与制药工程教研室的党员教师构成。支部党员获奖包括院级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及“就业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;在近三年的学科竞赛中,支部党员积极指导学生,累计荣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;教学团队成功获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,编写教材4部。党支部以“党建+产学研”为工作抓手,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专业优势,与多家药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。 部分优秀党员代表如下: 孙安琪:制药教研室主任,学校首批“双师型”教师。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、3篇中文核心、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;第一主编编写教材2部、主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;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、指导学生获全国化工设计竞赛、省级化学实验竞赛二、三等奖等多项学科竞赛奖项;同时荣获院级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就业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 童晓青:主持参与了院级精品课程《物理化学》、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《基础化学》的建设工作,作为参与人获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、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等荣誉;指导学生获历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级奖项50人次、省级奖项10人次;指导学生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。同时作为主持人或参与人完成了多项省级院级教研项目,发表论文十余篇。 陶梅平:主持参与了多项教研项目,2015年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《<化工过程CAD>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》、主持院级精品课程《工程制图与AUTOCAD》;作为参与人获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、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等荣誉;指导学生获历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级奖项70人次、省级奖项15人次。同时主编教材一部、发表论文8篇。 程玉洁:化学基础与制药工程教研室专任教师、兼职督导,副教授,“双师型”教师。主持校级教研项目4项、校级精品课程1门;以第一主编编写教材1部,合著著作1部,发表教科研论文数篇;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1项、校级项目2项;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三等奖3项、获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7项、国家三等奖3项;荣获学院“优秀女教师工”荣誉称号。 审稿 胡培 (责任编辑:admin) |









